手机版

农机“上云”、发票“入链”……拥抱AI,数据小赛道跑出大产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7:43:00    

一辆农机、一根新能源车充电桩、一张购物小票,如何“拥抱AI”?在我省5月22日召开的数据行业高层次座谈会上,天聚地合科技等多家省内数据知名企业负责人,围绕“用数据要素破解一个个小问题”,将一个朴素的“数据生意经”款款道来——“深挖一锹,小赛道也能跑出大产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小企业是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拥抱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探访。

电动汽车充电、家庭能源消费……朗新科技近年来积极布局产业、生产、生活“用能场景”。企业打造的“新电途”聚合充电服务平台,整合支付宝、微信、高德地图等流量入口,聚合覆盖国内400多座城市的公共充电设备170多万台,将一根新能源车充电桩搬上“云”,为超2000万新能源车用户提供“多快好省”服务。

“一根AI充电桩”,还能提供什么样的数据服务?归集和发布信息、拆解和分析数据,比如,提前预判出行目的地停车场停车位和充电桩数量。“确保每座停车场、每根充电桩,都能得到最优配置。”朗新科技负责人介绍,此外,还利用自研AI大模型开发了“充电桩智能选址、场站智能定价”等数据产品,为充电设施运营商提供优质运营服务等。

在城市里,帮助快速找到“一根空闲的电桩”,解决了很多新能源车主的“老大难”。而有的数据企业投身广袤田野,为农民寻找“一台保粮的农机”。

国机数字科技成立于2023年,从事的行业很“土”。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宇航的话,就是在全国8个夏粮主产区“帮农民找农机,帮农机找农活”。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大模型应用等技术,发布“农机云”,并在此基础上运营“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接入全国装有北斗设备的农机105万台,年作业面积突破1亿亩。农机每5秒钟会上传一次数据,平台日均接收处理数据量超6亿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农机位置实时可查、作业状态可知、调度指令可达”。平台上,每台农机位置及状态、作业面积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王宇航说,“预计今年农机接入量超200万台,农业无人植保机30万台。”

拥抱AI智能,许多传统产业纷纷“华丽转身”。

现在随处可见用手机扫码开发票的服务,“但大家不知道,国内最早的发票码,是我们公司创的。”数族科技董事长徐剑介绍,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备案的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商,数族科技自主研发运营的智能发票管理平台“臻票云”,8年来服务纳税经营主体超过400万家。

而每张小发票背后,都藏着“谁和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买卖”等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为此,数族科技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多个领域帮助合作伙伴实现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数据业务已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今年预计数据收入可达3亿元,净利润超过1个亿。”徐剑对数字未来充满信心。

为中小企业的数据化转型提供服务,也是一门数据好生意。

去年在香港上市的天聚地合科技,是国内“数据要素第一股”。作为AI数据服务商,为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在其数据平台上,一年处理数据调用请求超过1700亿次,服务覆盖量相当于每天4亿至5亿人……企业眼下正积极创新“数据服务生态圈”,开发了个人信用画像、风控哨等公共数据产品。“构建AI智能体赋能新范式,打造‘懂业务、会进化’的数字伙伴。”天聚地合科技董事长左磊说。

数据时代,既要跑得快,也要跑得安全。

中舟数联成立于今年1月,团队平均年龄28岁。“我们专门解决小企业的小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帮中小微企业‘防坑’。”中舟数联总经理张洁介绍,公司研发的“诚信保”,是一款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共建的司法风险识别模型,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合作风险、用工纠纷这些“头疼事”。针对合同欺诈等高频风险,开发出“风险热力图”,做成了浅显易懂的预警提示。模型覆盖全国2亿+经营实体,能预警感知80%的人财物潜在风险及纠纷。

买不起算力、没实力研发AI大模型……很多小微企业玩不起“数据军备竞赛”。张洁建议,有关部门能早日开办“数据大食堂”,由政府统一采购云计算资源,点餐式按需分给中小微企业,用多少付多少。数据生态圈要培育好,既要靠企业自身努力,也要以政策引导、生态搭桥,构建数据市场治理的新生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聂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