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多,制作需4到5天!遵义这道非遗美食着实不简单!
遵义美食千千万
麻辣鲜香超有味
不少美食入选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美食承载着
先辈的智慧与记忆
书写着
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与初心
这个“五一”假期
以非遗美食为引
邀您到遵义开启
一场寻味非遗美食之旅
一起品美食、探文化
今天
一起品尝尚嵇豆腐皮

一种小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播州区的尚嵇豆腐皮确实凭借其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赢得了这样的荣誉。

从一粒粒黄豆变成非遗美食,尚嵇豆腐皮的制作工艺着实不简单,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尚嵇豆腐皮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王兰武这样告诉记者,首先,必须严格筛选原料,选用本地优质黄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豆腐皮的口感和风味。

将浸泡了12小时的黄豆研磨成豆浆,经过煮浆、滤浆、点浆、散浆,用模具压制成型。随后,将豆腐切成小片,裹上由植物煅烧而成的碱柴灰中和酸碱度,再进行烘焙、清洗、发酵、再烘焙、腌制、存放等环节。从黄豆到豆腐皮,整个制作周期4到5天。成品的口感集香、脆、绵、弹于一体,闻之臭,食之香,因其成品如皮,故而称为“豆腐皮”。

“100斤黄豆只能制作出40斤豆腐皮。”据王兰武介绍,尚嵇豆腐皮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他是第五代传人,依然坚持本地黄豆、土灶、碱柴灰等传统元素生产,传承着老一辈留下的传统手艺。尽管现在有了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他还是愿意坚持手工制作,因为这样能更好地保留尚嵇豆腐皮的传统风味和独特口感。

王兰武表示,如今他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一家人一起深挖产品潜力,在工艺上精益求精,确保每一片豆腐皮都蕴含着传统与匠心,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种独特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