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美银:预计2030年全球AI资本支出将达8000亿美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1 13:56:00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预计中国今年人工智能资本开支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

美银全球研究部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亚太区基础材料及能源主管赵彦琳在研讨会中表示,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将带动上游资源、电力、冷却、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并预计中国今年人工智能资本开支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而至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将达8000亿美元。

美银全球研究部美国半导体及半导体资本设备分析师 Vivek Arya 则指出,今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超4000亿美元,顶级超大型科技公司日均支出逾10亿美元,此类投资回报需兼顾“进攻性”新收入来源与“防御性”竞争壁垒保护,且在OpenAI等企业引发潜在颠覆的背景下,超大型科技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

美银全球研究部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首席中国策略师、亚太区首席金融分析师吴旖认为,亚太地区在受益和贡献于全球人工智能经济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且人工智能具有变革性,将改变人们对国家长期经济竞争力的看法。未来5年亚太地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中国台湾人工智能晶圆代工,韩国高带宽内存(HBM)等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20%至50%。而印度资讯技术服务、中国半导体设备等行业增长则可能趋缓。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资本支出预计达6000-7000亿元人民币

此前美银发布研报称,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将从2024年的5000亿美元增至8000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开始,中国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将大幅增长,2025年预计达6000 - 7000亿元人民币,这一增长由政府政策、主要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推动,电力与电力设备、中国数据中心液冷以及数据中心电源供应值得关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预计耗电量为669太瓦时(低端预期)至1264太瓦时(高端预期),意味着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8%(低端)至 20%(高端)。在基准情景下,2030 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可能达277太瓦时,2024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据美银估算,这相当于中国总电力需求的2.2%。人工智能发展将带来新增电力需求。美银估算,2024-2030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电力设备总价值将实现18%的复合年增长率。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是转移信息技术设备产生的热量、保障数据中心有效且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美银预计,2024-2030年中国液冷需求将实现显著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57%,尤其是2023-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30%。

美银认为,在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强劲增长,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8万台。到2030/35年,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将达100万台/1000万台。这意味着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1%。随着人形机器人开始在家庭和服务应用中大规模采用,对其长期需求持乐观态度。如果大部分组件在中国生产,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总物料清单成本将从2025年的3.5万美元降至1.7万美元每台。

智能制造(自动化)是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重要终端应用,融合了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和边缘技术。工业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处理温度、压力、振动等低维数据,并基于预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和决策。在中国自动化市场经历2-3年下滑后,预计2025年将复苏,同比增长2.4%。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下,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自动驾驶变得更贴近人类、更先进。自动驾驶的加速发展带来了对自动驾驶组件更多的需求,包括传感、处理和控制。美银预计,到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