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强基计划第六年 青岛多所高中为拔尖人才提供成长沃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08:04:00    

2025年,39所985高校强基计划报名已经截止,今年是强基计划施行的第六年,积跬步至千里,对于想考入理想高校的学子来说,想要在强基计划中一战成名,就要在初高中的六年时间里早定目标,多下功夫。多年来,青岛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岛城多所高中也为拔尖人才提供了成长沃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学校打造强基人才高地背后的“育人密码”。

青岛二中

狠抓创新人才培养

青岛二中强基计划的招生政策严谨而富有弹性,旨在吸引并选拔真正具有潜力的学生。自主招生中成绩排名前100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强基计划资格,这一政策确保了优秀生源的初步筛选。同时,对于中考成绩优异且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学校也敞开大门,通过综合考量自招成绩与中考表现,择优录取。这种机制不仅保证了生源质量,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多元能力的认可。在培养模式上,青岛二中强基计划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案”,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蓝图。学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国家课程、强基特色课程及竞赛辅导课程,还引入了高校知名教授作为校外导师,为学生搭建起连接中学与大学的桥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团队运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化学学科为例,强基班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绿色化学合成”课题研究,不仅掌握了前沿的化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青岛二中科创中心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和创新空间,如生物基因编辑实验室、机器人研发中心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团队则是强基计划的灵魂。青岛二中汇聚了一批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更在科研上引领学生勇攀高峰。作为强基团队的老师,她们不仅承担着日常教学任务,还专注于为优秀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全力投身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2024级强基MT首席导师、首届国防科技育英班班主任张羽介绍,团队主要从三个关键方面保障学生成长:“其一,狠抓高考课程的落实,夯实基础,为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筑牢根基;其二,依据强基MT学生的特点,积极对接学校的强基课程与竞赛课程,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崭露头角;其三,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精品课程资源,如选修课程、社团活动、艺体特长培养等,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方案,全方位满足学生未来的学习需求。”张羽进一步举例说明,国防科技育英班围绕国防安全、国防科技等领域设置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内容。同时,依托学校成熟的强基培养模式,开设国家课程、强基课程、竞赛课程三级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特点提供高品质课程。

五十八中

精准打造成才路径

今年,在岛城多所高中相继扩招的同时,青岛五十八中也为学子送来好消息。在今年学校自招计划中,青岛五十八中强基计划扩招两个班,为岛城顶尖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学校发挥十二年制办学优势,做好学科特殊禀赋学生的早发现、早培养工作。发挥五十八中本部、青岛实验初中、嘉峪关小学的课程与师资优势,跨学校、跨年级发现一批好苗子,培养一批好苗子,“得英才而育之”。学校构建了小初高贯通培养机制,搭建起五大学科完备的竞赛培训、强基培养和高考培优课程体系,精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竞赛教练团队,包括国家集训队奥赛金牌教练、博士金牌教练和青岛市竞赛首席教练,他们保障每周10小时的常规竞赛培训课程,并在假期持续开展集训‌。实施“一生一策”的拔尖人才培养策略,学科教师与竞赛教练紧密协作,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定制专属培养计划。例如,对于语文、英语优势不突出的学生,学科教师会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细分学习任务,确保学生在竞赛与高中课程学习之间实现优质协同发展‌。

学校强基班作为其实力的象征,全面实行“精英模式”。从理念到资源均追求卓越,坚持“高精尖个性化培养”的全链条教育。十余年来,教育教学成绩始终在全省领先。学校突出的办学优势就是“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输在“终点线”上,全员、全程、全方位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让学生在“从入学起点到高三高考”的横向、纵向对比中均有较大程度提升。

新闻延伸

“三问“强基计划”

◆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如何招考?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委员会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强基计划与其他高考志愿并不冲突。如果考生被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则无法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如果考生强基计划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各批次的录取。

◆大学对强基计划如何培养?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钟尚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