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科技赋能 郸城猕猴桃园焕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43:00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魏静敏 刘婷婷

4月30日,在郸城县城郊乡王楼村的猕猴桃园里,果农罗明同蹲在田埂上,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按下授粉器开关——“嗡”的一声,淡红色的辅料裹着猕猴桃花粉如烟似雾飘散开来。

“眼下正值猕猴桃盛花期。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植物,自然授粉依赖昆虫和风力,稍有不慎就会授粉不良,导致坐果率低、果实畸形。”罗明同说。

当果农们正为授粉问题犯愁时,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锦永,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顾红、张研宗等带着猕猴桃花粉、授粉机器奔赴而来,手把手给果农示范授粉机器使用、花粉配制和授粉技巧。

专家们耐心讲解,果农们认真学习,果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河南省科技厅的定点帮扶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技术支持,王楼村的猕猴桃园摇身一变,成了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于一体的猕猴桃高值示范园。

这里引进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暨河南省重大专项研发成果美味猕猴桃“中猕2号”,该品种猕猴桃个大高糖还带着浓郁香气;耐盐碱多抗砧木“中猕抗砧1号”,更是打破了盐碱地不能种出好猕猴桃的“魔咒”。

除了优质品种,“硬核”技术更是让果园魅力十足:

“容器大苗标准建园技术”让猕猴桃种植有了“加速度”,以往定植后三年才结果,现在当年就能见果,第二年亩产量1000公斤,第三年更是丰产,亩产量达2000公斤以上,单果重90克以上,SSC18.0%以上,亩收入3万元以上;

“一干两蔓羽状分枝+高枝牵引”整形修剪技术,让猕猴桃枝蔓科学分布、阳光雨露均沾;

“智能肥水一体化远程遥控技术”,让果农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分区滴灌或喷灌,省工又节水;

“智慧数字化果园物联网自动采集信息技术”,可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酸碱度等,精准调整肥水管理方案;

…………

授粉坐果后,疏果、夏季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样重要。当天,专家们又为果农们量身定制了后续的技术管理方案。“以前总怕花期出岔子,现在专家们把技术送到地头,我就像吃了颗定心丸!”罗明同握着专家的手,激动地说。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技术跟踪服务,把王楼村的猕猴桃园打造成标准化样板果园,让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实实在在地摆在果农眼前,让大家都能学得会、用得上,助力乡村振兴。”陈锦永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