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康科技IPO前陈氏家族大肆套现5.6亿 境外收入占70%研发费率连降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隐形冠军企业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康科技”)正在冲刺A股IPO,拟登陆深交所主板。
惠康科技的核心产品是制冰机,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产品,公司将其销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制冰机销售收入接近26亿元。根据中国轻工机械协会数据,2022年至2024年,惠康科技的制冰机在全球民用市场的市占率稳居第一。
不过,惠康科技70%的收入来自境外市场,在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情况下,公司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此次IPO,惠康科技拟募资17.97亿元,主要用于扩产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
备受质疑的是,2023年、2024年,IPO之前,公司突击分红约2.09亿元。
惠康科技的研发投入不足。2023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连续下降,不仅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且低于3%,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有差距。
此外,惠康科技还是一家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家族多名成员担任要职。IPO前,陈氏家族通过协议转让股份套现约5.61亿元。

视觉中国图
IPO前实控人家族大举套现
递交上市申请书之前,惠康科技实际控制人家族通过协议转让股份大举套现。
惠康科技前身为惠康有限,于2001年8月投资设立,系由惠康集团与科威特贸易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2022年至2024年是惠康科技本次IPO的报告期。在此期间,公司经历了3次股权转让、2次增资及1次股份制改制。
2022年4月至6月,长兴汇鹏、惠康集团、惠康有限、陈越鹏、陈启惠等分别与长兴国悦君安等签署多份《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约定,长兴汇鹏分别向长兴国悦君安、财通创新转让180.2594万元注册资本、2.9605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格为16.09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分别为2900万元、47.63万元。
长兴弘鹏向王欢行、嘉兴物源、宁波丰而得、财通创新、北峰凌云、张玉华转让808.0594万元注册资本、391.5980万元注册资本、292.1446万元注册资本、245.6732万元注册资本、105.6693万元注册资本、31.0792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格也为16.09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分别为1.30亿元、6300万元、4700万元、3952.37万元、1700万元、500万元。
同时,惠康集团分别向燕创姚商、燕创象商、燕园姚商转让103.5974万元注册资本、82.8779万元注册资本、62.1584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分别为1666.67万元、1333.33万元、1000万元。
2023年11月、12月,惠康集团、惠康科技、陈越鹏等又与受让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惠康集团向德清数智、杭州数智等6家受让方合计转让729.2659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格为19.77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合计约为1.44亿元。长兴弘鹏则向南京祥仲、苏州祥仲合计转让231.6578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合计为4580.54万元。
惠康集团是惠康科技的控股股东,由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启惠、陈越鹏父子100%持股。
长兴汇鹏、长兴弘鹏,通过上述转让从惠康科技的股东榜单中退出。惠康科技对这两家公司未进行具体介绍。天眼查显示,长兴弘鹏系惠康集团全资子公司,长兴汇鹏由惠康集团及陈越鹏关系密切家庭成员合计持股100%。
通过上述协议转让,惠康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陈氏家族套现约5.61亿元。
2024年12月,惠康科技发生报告期内第三次股权转让。宁波商创向苏州祥仲等6名受让方转让308.9278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格19.77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合计为6108.39万元。浙潇岭峰和宁波通耀以同样的价格分别向受让方转让55.9427万元注册资本、1.8648万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款分别为1106.16万元、36.87万元。
依赖大单品依赖境外市场
实际控制人家族在IPO之前减持套现,是否意味着惠康科技IPO前景不乐观?目前,难以判断。
惠康科技成立至今已有24年,但公司经营业绩最近三年才明显好转。
根据招股书,惠康科技前身惠康有限股改时未分配利润尚为负值。截至公司股改基准日2022年7月31日,惠康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3.76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1.21亿元。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发展前期产品以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为主,制冰机产品比例不高,受市场开拓竞争激烈、研发投入较大、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等不利影响,公司早期产品的盈利能力不佳,销售收入不能覆盖同期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支出,导致公司整体变更时仍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专攻制冰机领域之后,惠康科技的经营业绩实现了惊人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简称“报告期”),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3亿元、24.93亿元、32.04亿元,其中,制冰机销售收入分别为13.62亿元、19.48亿元和25.78亿元,占比高达70.83%、78.44%、81%。
与之对应的是,惠康科技其他产品销售收入没有明显增长,有些产品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如冷柜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2.39亿元增至2024年的2.47亿元,冰箱业务收入由1.78亿元降至1.63亿元。
上述数据亦表示,惠康科技对制冰机这一大单品存在高度依赖。
除了对大单品制冰机的高度依赖外,惠康科技还对境外市场高度依赖。
招股书显示,惠康科技产品主要销售地区包括北美、澳洲、欧洲、南美等。报告期,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5.28亿元、18.71亿元、22.2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46%、75.37%、69.90%。美国是惠康科技第一大出口市场,公司出口美国的收入占比约为60%。
根据中国轻工机械协会数据:2022年至2024年,惠康科技核心产品制冰机在全球制冰机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8%、10%和 12%,在全球市场排名前列;特别是在民用制冰机市场,公司的民用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19%、25%、31%,在全球民用市场排名第一。
大单品制冰机为惠康科技贡献了80%左右的销售收入,其中约60%销售至美国市场,据此看来,公司核心产品制冰机约为一半的收入来自美国市场。
依赖大单品、依赖境外市场甚至是美国市场,惠康科技的“双依赖”的风险明显。
先分红逾2亿再拟募资18亿
惠康科技还有一些异常待解。
惠康科技如何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完成逆袭?公司的制冰机产品真的很突出吗?
在招股书中,惠康科技表示,公司制冰机销售快速增长的原因为,随着制冰机作为一种新型小家电产品率先被欧美市场广泛接受,市场需求激增。公司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实施了战略转型,迅速扩大制冰机产能,公司在制冰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亦逐渐好转。
在制冰机领域,全球领先的制冰机企业包括马尼托瓦、星崎电机、斯科茨曼等,A股市场的制冰机企业包括雪人集团、新宝股份等。不过,这几年,A股市场上的制冰机企业并没有像惠康科技一样幸运。
惠康科技存在低价抢市场迹象。报告期,公司制冰机的单价分别为435.22元、403.97元、385.9元,2023年、2024年同比分别下降7.18%、4.47%。
对此,公司解释,为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适当调低部分制冰机产品的销售价格,导致制冰机销售单价有所下降。另外,小型化产品销售占比逐年提升,导致整体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报告期,惠康科技的制冰机毛利率分别为24.52%、26.48%、24.45%。同期,A股公司雪人集团制冰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19.59%、26.28%、34.52%。
2024年,雪人集团的制冰设备毛利率明显高于惠康科技。
惠康科技的研发力度在下降。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870.65万元、7446.75万元、8030.8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04%、2.99%、2.51%,2023年、2024年连续2年下降。
公司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连续2年低于3%,已经不符合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
报告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48%、3.50%、3.70%(剔除研发费率最高的雪人集团数据),连续2年上升。
对比发现,惠康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且走势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相反。
本次IPO,惠康科技拟募资17.97亿元,用于扩产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
事实上,惠康科技并不缺钱,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15.53亿元,与之对应的长短期债务为0元。
本次IPO前的2023年、2024年,惠康科技相继派发现金红利1.11亿元、0.98亿元,合计为2.09亿元。
如果没有进行现金分红,公司拥有的货币资金基本上可以完成本次IPO募投项目建设。
先分红再募资,惠康科技的这一做法备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