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4日讯 从智能农机精准作业到物联网监测麦田墒情,从大数据预判收割时机到智慧烘干粮食……一起戳视频,看山东智慧农业如何解锁收麦“新姿势”!闪电新闻记者 孔然 报道
来源:人民网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希望的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 春耕备耕作为遵循自然时序规律的农作传统,既是农业生产的开篇序章,更是贯穿中华农耕文明千年长卷的核心脉络。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站在新起点上,打赢2025年夏粮生产“第一仗”的密码,就藏在田间地头的褶皱里。本网记者
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获悉,近日,自治区水利厅、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农牧厅联合印发《2025年全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内蒙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收官之年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全区农业节水行动,加快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工作方案》从合理核实改
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免税的原材料类型: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特定工业原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等。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列名的免税货物,如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等。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
联播+4月17日,在赴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柬埔寨媒体发表题为《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推动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的署名文章。在谋划拓展中柬两国更高质量互利合作时,习主席倡导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柬埔寨“五角战略”对接,深化“工业发展走廊”和“鱼米走廊”建设。“古交如
在齐鲁大地的田野上,一场由知识、技术与情怀共同驱动的农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一股由青年人组成的新生力量,正以多元姿态扎根济南乡村,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他们摒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代之以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兵哥哥”变身“田先锋” 刘斌用“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丰盈,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
【来源:安徽日报】记者日前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合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3.2万家,农民合作社稳定在5600家左右,实现粮油、果蔬、畜禽、水产、茶叶、苗木等主导产业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6900个,服务面积超过660万亩次。家庭农场、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思南县农机中心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准备技术服务,有序推进机耕机播工作全面开展。眼下,随着思南县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多措并举夯实全年丰收基础。思南县农机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
谷雨时节春意浓,茶香氤氲绘新篇。4月2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永旺梦乐城茶香弥漫、人流如织。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农高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青岛农高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茶文化节暨谷雨开采仪式在此启幕。为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释放农文旅消费活力,助力“品质西海